加工中心還能加工鋼件?
在世界范圍內,加工中心初次出現的時間是1958年,由美國卡尼-特雷克公司研制,在數控臥式鏜銑床的基礎上,增加自動換刀裝置。
北京機床研究所在1975年成功試制出國內初臺臥式加工中心JCS-013 ,又在1978年成功試制出國內立式加工中心JCS-018。也有聲音說:JCS-013實際上是由北京二機床廠制造而來。當年,我國和世界的技術相差17年。
加工中心的結構大致由配件、行程工作臺、機身幾大重要部分構成,主要針對工件加工的客戶使用,可以加工多個材料或品種,有很多不同材質、不同硬度。包括:五金零件、傳統五金零件、五金配件。鐵、鋼、鋁等金屬材料在經過鑄造、壓延、切割等物理加工制作而成后,所形成的各種金屬器具件。
隨著技術發展,進步速度的加快,家具現代化的發展以及人們對精致生活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需求,五金配件也逐漸成為衡量家具整體品質時,非常關鍵的參考性因素。
而利用加工中心對五金配件進行生產時,加工功率及加工精度都可以達到提出的所有要求,也可以為客戶節省更多的成本支出。
所以,加工中心的出現不僅可以被運用到五金零配件的行業中,也可以做小型模具,實用性也是非常大。
如今,國內目前的加工中心技術應用基本和世界同步,但在精度和穩定性上,依然與世界一流水平有較大差距。
編輯:R